华体会官网沃尔夫斯堡赞助商

专访知名编剧、制片人梁振华|影视繁荣与“编剧困境”

信息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4-09-24 00:23:09


  近期,某节目中一部短片结尾字幕中出现了“副编剧”一职,造成了很大争议。造成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编剧这样一个职业作为创造性劳动,通常只有“总编剧”“联合编剧”的区分,但没有“副编剧”这种职位高低上的差别。因此,“副编剧”到底是参与撰写业务,还是作为“编剧助理”负责周边事务工作,外界不得而知。从业者更为关心的是:“副编剧们”对作品有没有署名权和著作权?

  近年来在国内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也爆出编剧欠薪、被剥夺署名权等争议事件,国内编剧遭遇的困境并非个例。好莱坞工业体系虽相对成熟,但多年来也是在编剧从业者的不断争取中逐步完善。本周,《环球时报》记者对知名编剧、制片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振华进行了专访。采访中,梁振华向《环球时报》记者解读了编剧行业,也分享了他对于编剧人才培养的一些看法。

  环球时报:对于编剧行业的不同分工和职能,您能不能给我们普通读者介绍一下?

  梁振华:编剧就是为影像去编写故事的人。编剧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从文字到影像这一层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文本的基础。而从分工和职能上来区分编剧的话,一般有独立编剧和联合编剧。如果从选题到创意到具体的写作,到最后一轮轮的修改,都由一个编剧去完成,那他是当之无愧的独立编剧。在以前,比较主要的是独立编剧的形式,当时很多编剧都是独立去完成一部作品。像我们这些职业编剧,有一些作品是独立编剧,有一些是合作编剧或者是联合编剧。其中有种种原因,要么是因为项目需要彼此协助,把编剧们的能力、知识、才华进行联手,达到互补共赢的效果;要么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当然也有题材的原因,某些特定题材需要把很多人的智力和才华去叠加。

  因此,联合编剧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客观原因。因为这样一些客观原因,需要编剧用联合的方式来作业去完成。联合方式又分为几种,有一种是大家并列的联合编剧,这几个人都是对等关系,但是署名的前后由贡献度来决定。虽然贡献度有客观标准也有主观标准,但大家只要熟悉这个工作、经历了项目的全程,哪位编剧对项目的创造性和贡献度最大,通常得出的结论是比较客观的。

  总编剧和编剧的关系通常是“1配N”。真正的总编剧是对这一个项目主体的立意,从形式结构到主题表达,到艺术风格,到最后成品的质量,他负责核心,项目因他而始因他而终,因他而生因他而起。他带领下面若干个编剧进行分工合作,为了突出这个核心,并没有以联合的方式去呈现,因而专门把他突出成为总编剧。不管是独立编剧还是联合编剧,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只是分工合作方式不一样。

  梁振华:《在一起》比较特殊,是个个例,这部剧作为时代报告剧,是系列剧,十个单元都不一样。每一个单元里边,都是独立编剧。对系列剧的单元而言,我们几个人基本都是独立编剧,但放在一个大的时代报告剧当中,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其中的编剧。我们的地位和贡献都是对等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要对他的单元负责。

  环球时报:您最近是否听过副编剧这个概念?我们应如何理解影视行业出现的这种情况?

  梁振华:我做这么多年编剧了,‘副编剧’的称谓,头一次听闻。影视行业中,“副”字带有一定的技术性,类似于助手性质,比如副导演——执行意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强。“副编剧”这个词语出来,引起一些职业编剧的议论最大的原因,我认为是在于这个“副”字,有很大的可能是某些带有创造性的编剧的主体地位受到动摇或者质疑的一种忧虑。

  环球时报:近年来国内编剧行业乱象比较多,在您看来,我们中国编剧行业最大的困境和问题是什么?怎么来解决?

  梁振华:我觉得困境有两方面,一种原因是内部,一种原因是外部。首先从内部也就是编剧自身的修养来看,一些编剧的艺术修养、市场意识有提升空间。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时,要把自己的内功、修养打磨得慢慢的变好。如今行业的环境在一步一步的改善,尊重创作的风气比以前要好一些,越这样我们越觉得,只要是一颗金子,真的是有发光的那一天的。所以做好自己,从自律开始。

  从外部环境来看,整个行业和市场要做到真正地“尊重编剧”,应该落实到对文本和创作的支持、鼓励和扶持等实际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好编剧和好剧本需要整个社会的大片土壤去共同发掘,当下市场乱象是创作者和创作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反而有很多经营家用营销思维而不是艺术审美思维夺取大众的目光,真正的创作却变成可有可无的装饰。尊重编剧,是要共同把创作、把对好作品的尊重,变成一种意识,植根在我们行业逻辑中,这样编剧生态才会有好的发展。

  梁振华:好的作品与资本之间并未存在矛盾,不需要调和。照搬、跟风是一种典型的市场思维,某个作品火了,就按照它的公式去做,但这样的形式做出来的作品成功率很低。所以好的作品,恰恰是新鲜的创意和高级的审美共同造成的,不是资本制造出来的。有些人拿着资本思维,片面地理解了资本思维,以为它是复制和规模生产,而这恰恰偏离了我们整个行业最需要的创新和原创性。作品中表达出来的原创性和高级审美正是这个行业前进的动力。

  环球时报:虽没矛盾,但是肯定在流程当中有一些问题,要不要一个特定的部门或者是协会、组织来解决呢?

  梁振华:第一,应该是有规范的制度,对违反规则的人进行警示。第二,行业内部要形成较为强大的共识。我们不仅是团结,还是基于专业层面上的团结。只有实际做到了专业性,才是完成了一个编剧的本质。我们现在有编剧工作委员会,也有电视剧的维权协会,还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下面的青年工作委员会,他们都有一定维权的职能。

  环球时报:中国编剧行业和好莱坞工业体系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呢?我们能借鉴他们工业流程吗?

  梁振华:他们的行业工会的引导力与影响力都比我们大很多。我们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行业工会,就会对我们行业内外的不正之风进行。我们当然希望会有这样的行业协会出现,希望在未来,有这样一个行业工会可以帮助我们去处理解决一些行业问题。

  环球时报:您作为北师大文学院的教授,在编剧人才培养这方面,您觉得目前国内的现状是什么?怎么样才可以进一步提升青年编剧的水平?能否给行业中的晚辈一些建议?

  梁振华:编剧的培养与传统的文学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区别。在除了完成一些基础性学科的讲授学习之外,太需要来自实践领域里面的锤炼了,但是在很多高校里,编剧体系的教学跟影视行业里面的实践脱钩比较严重。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希望研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同学,到了大三就去跟社会实践对接,不管是跟编剧团队还是影视企业,让他们到第一线去看、去听、去学习、去实践,就知道一个剧本离它成为被拍成片子的剧本到底有多远,必须了解到一个剧本需要具备哪一些全方位的素质。

  二是,建议业内非常有成就的编剧,能够以客座的身份,大量地进入校园。到校园里,把他所有经验现身说法给到学生们,挑选有天赋的学生作为徒弟。因为我所知道的很多编剧是由于学徒制而成功的。让学生在团队里跟着成熟的编剧老师一直摸爬滚打,被手把手地教学,一部戏一部戏地跟,才有机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锤炼出一个编剧所要的素质。如果一味地用规范的方式去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培养了研究者,而在实践领域里面是有一定经验的欠缺的。我希望学校的政策制定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真正地走出校园。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